泛珠环保网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 地方环保 >>广西全力织密漓江生态环境监测网,当好保护桂林山水的“二郎神”

广西全力织密漓江生态环境监测网,当好保护桂林山水的“二郎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1-16   浏览次数:20
核心提示: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是世界最美十条河流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对桂林山水、对漓江始终念兹在兹、十分挂念,强调要全力保护好桂林山水,继续做好当地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让这一人间美景永续保存下去。全世界、全中国就这么个宝贝,千万不要破坏。近年来,广西生态环境部门牢记习近平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是世界最美十条河流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对桂林山水、对漓江始终念兹在兹、十分挂念,强调“要全力保护好桂林山水,继续做好当地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让这一人间美景永续保存下去。”“全世界、全中国就这么个宝贝,千万不要破坏。”近年来,广西生态环境部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生态环境部的重要部署,以织密漓江流域生态环境监测监管网络为抓手,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部门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央地共建的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广西桂林漓江站为支点,推进桂林漓江生态质量监测的研究创新,推动生态环境监测智慧运用,全面开展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当好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的“二郎神”。2023年10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一行,深入桂林漓江站调研,强调桂林漓江站开展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很有意义,要长期坚持下去,要用好管理好桂林漓江站,充分发挥监测数据的支撑作用。
 

自2022年以来,漓江流域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桂林市的地表水水质在全国排名中稳居前六。空气质量方面,PM10和PM2.5浓度实现了“双降”,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综合排名中提升了15位。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1.97%,漓江流域的自然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生态系统稳定,成功入选国家首批美丽河湖案例。

  1. 生态监测网络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在生态环境部的指导下,广西通过资源共享和整合提升,按照“一站多点”的原则,加强了生态监测网络的建设。桂林阳朔县双滩站作为主站,联合猫儿山、海洋山、会仙湿地、漓江等四个生态观测场,以及漓江流域的11个大气站、35个水质监测站和77个生态质量样地,共同构建了桂林漓江站。这标志着漓江流域率先建成了生态环境全要素监测网,为守护漓江的生态宝藏打下了坚实的监测基础。同时,广西积极总结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建设的经验,与区内科研院所合作,推进其他生态监管重点区域的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建设,规划了9个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并在2023年推荐3个站参加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综合站的首批遴选。

  2. 新技术在生态监测领域的应用带来“甜头”依托桂林漓江站,建设了哺乳动物、鸟类、水生生物、土壤环境、森林碳汇等自动感知监测设施,包括红外相机、鸣声仪、球形摄像机及智能识别系统,水环境DNA自动富集仪、藻类智能鉴定系统、碳通量观测系统等。推进了卫星遥感与无人机自动巡航监测体系的建设,并配置了首台人类活动、秸秆火点无人机自动巡航监测系统。这些新型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因生态专业监测人员缺乏、能力薄弱而难以推进生态监测工作的被动局面,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3. 漓江全流域生态质量监督监测的先行实施作为全国生态质量样地试点监测省份之一,广西在漓江流域率先实施了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从流域、县域、村庄三个层面全面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强化了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连续监测结果表明,漓江流域水生态质量优良,监测到水生大型底栖动物103种,鱼类(环境DNA)95种;固定样地监测到鸟类167种,两栖动物35种,蝴蝶142种。猫儿山发现两栖动物新物种—桂北琴蛙,新记录分布物种红吸盘棱皮树蛙和金秀纤树蛙,这些两栖动物是良好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为猫儿山丰富物种库增添了“新成员”,也体现了漓江生态保护的成效。

  4. 生态环境监测智慧运用取得新进展一是深化数据分析运用,整合生态遥感监测与地面监测数据,建成生态环境GIS平台及数字漓江平台,推动监测数据分析深入细化,实现了以县域、市域为单元的生态质量评价,更好地服务污染防治攻坚考核。二是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监管系统,开发生态野外核查系统,扩展无人机在生态野外核查的运用,实现了遥感监测、核查验证以及生态保护督查督办联动机制,有效监控、预警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发现问题及时移交管理部门,做好监管技术支撑。三是加强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以及重点生态功能区人为破坏生态的监控,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结果在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中得到运用,为自然保护地等生态环境监管提供数据支持。

未来,广西生态环境部门将围绕“强、精、专、重”的方向,站在新的起点上迎接挑战、克服困难、接续奋斗,以百倍信心打造全国首批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为持续推动漓江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提供人才与科技支撑。一是强能力,抓住生态环境部组建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和自治区加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基层能力建设的新机遇,多渠道争取资金投入,完善“数字漓江”平台,全面实现数据实时传输与智能分析评价同步,进一步推进监测、预警、污染溯源等智能化的漓江流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提升生态环境遥感与地面监测技术融合,建立重点生态监管区域地面视频监控体系及典型区域生态功能观测场等,助力“山水林田湖”一体保护。二是精业务,不断厚植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长时序累积优势,加快监测新技术研发与新污染物监测实践,联合研究机构开展漓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析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制定漓江水生态评价办法,以高水平生态环境监测及科研工作支撑漓江流域的高质量发展。三是专管理,建立健全《桂林漓江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运行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范、办法,优化运行机制、保障管理效能,统筹推进桂林漓江站实验室改造和运行管理。四是重人才,继续充实和壮大桂林漓江站人才队伍,从全区监测系统抽调专业年轻干部,以监测带锻炼,将桂林漓江站建设为全区优秀监测人员实训基地和轮训平台;主动与区内外监测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以项目带培育,将桂林漓江站建设为跨区域、跨行业监测、分析人才交流平台,结合新污染物重点实验室交叉学科建设打造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泛珠环保",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设备|找技术|找政策|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