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环保网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 人物访谈 >>专访 |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的“3R”原则与未来挑战

专访 |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的“3R”原则与未来挑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1-17   浏览次数:64
核心提示:废旧物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分别指什么,有何意义?实现到2025年,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的目标,需要克服哪些困难?围绕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彭荔红。记者:《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指出,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着力建设资源循

在《“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指引下,我国正积极推进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的建设,并致力于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的完善。近日,记者就废旧物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及其意义,以及实现“到2025年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的目标所面临的挑战,采访了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彭荔红。

记者:彭教授,您好!《“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具体是指什么?这一原则有何重要意义?

彭荔红:您好!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我们通常简称为3R原则,对实现循环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具体来说,“减量化”是指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或消费目的,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再利用”则是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资源化”则是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这一原则是我国长期经验总结的结果,与我国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高度契合。遵循3R原则,有利于政府在决策过程中更快更精准地找到解决方案;促进企业改变思路,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提升公众对资源循环的参与度;使全社会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明确的依据和准则。

记者:目前我们国家废旧物资和再生资源的整体利用水平如何?要实现“到2025年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的目标,我们还面临哪些困难?

彭荔红:“十三五”以来,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再生资源回收正逐步向规范化、集中化快速发展,但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不同再生资源和废旧物资的特性各异,导致利用水平参差不齐。例如,秸秆综合利用率较高,而大宗固废和建筑垃圾则处于中等水平,低值可回收物则存在回收利用难的问题。

要实现“到2025年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的目标,我们面临多重困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回收技术突破、资金运营投入、税收政策支持、市场机制促进、产业链条完备、回收模式创新、再生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复合人才培养以及全社会主动参与等。此外,如何精准施策以提高各类再生资源利用率也是一个重要难题。

记者:塑料制品在我们生活中使用频繁,但回收体系和再生措施尚不完善。在提高塑料制品的循环利用率上,您有什么建议?

彭荔红:循环利用是减少塑料污染的重要方式。塑料制品的多样化和成分复杂是影响回收利用率的重要原因。当前,塑料制品多为降级利用,要让更多废塑料回到循环体系中,必须分门别类逐一攻破,使其再生料出现在更多可被接受的产品中。

我认为,提高塑料制品的循环利用率,首先要强化垃圾分类工作,为塑料制品后续回收再生环节奠定基础。同时,需要持续的政策引导、配套设施完善和公众教育,以实现从“全民意识量变”到“全民行动质变”。此外,还应持续推进回收再生技术攻关,启用环保标识(如易回收易再生塑料制品“回”字标识),并从废塑料中回收能源。城镇塑料制品收集率和循环利用率相对较高,但农业塑料制品如地膜等污染需重点关注,尤其要深入研究可降解塑料形成的微塑料是否加重污染。

记者:您如何看待目前在互联网上比较流行的闲置经济?这种经济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彭荔红:闲置经济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升级,“断舍离”的极简生活方式受到推崇,对物质的需求由“极度偏好”转向“适度”。通过互联网,闲置经济由狭义的二手物品拓宽至空间、时间等广义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分配,创造了闲置物品的“二次价值”,带动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温室气体减排,助力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另一方面,互联网闲置经济中的二手交易平台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交易信息不对称、保障不周全、监管不到位、隐私泄露等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于市场产业链的规范化,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形成以市场自主调节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的方式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结语:在彭荔红教授的深入解析下,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了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的“3R”原则及其重要意义,同时也认识到实现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目标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全社会对资源循环利用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正在向我们走来。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泛珠环保",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设备|找技术|找政策|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