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厦门国际海洋周开幕式暨厦门国际海洋论坛上,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石绥祥正式发布了备受瞩目的《2023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该报告全面展示了中国海洋领域在过去一年中的发展成就与趋势,为国内外关注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提供了权威的数据支持和深入的分析。
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海洋发展指数为120.6,较上一年度增长了2.5%,显示出中国海洋经济在稳定中实现了质量的提升。这一指数的增长,得益于海洋经济、科技创新、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对外开放以及海洋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显著成效。
在海洋经济方面,中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了9.5万亿元,同比增长1.9%,显示出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稳定增长态势。同时,海洋新兴产业更是异军突起,其增加值同比增长了7.9%,成为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此外,海洋渔民的人均纯收入也达到了3.2万元,显示出海洋经济在改善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虽然重点监测的海洋科研机构人均研发投入有所下降,但研发人员数量却实现了7.0%的增长,显示出海洋科研队伍的不断壮大和科研投入结构的优化。同时,每万名海洋研发人员的专利授权数也同比增长了2.8%,标志着海洋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
生态环境方面,中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较上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显示出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同时,通过实施海岸线整治修复、滨海湿地保护、红树林营造和修复等措施,中国进一步提升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
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中国海上风电发电量实现了116.2%的惊人增长,显示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和巨大潜力。此外,海水淡化日产能力也较上年增加了50万吨,为解决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对外开放方面,中国海洋领域的高水平开放不断拓展。国际航线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5.0%,显示出中国海洋贸易的繁荣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同时,沿海地区实际使用外资达到了1484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为中国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外资动力。
海洋管理方面,中国海洋管理部门通过加强海洋灾害预警、增加海洋观测站点数、签订海洋领域国际协议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海洋管理水平和国际合作能力。
作为对中国海洋领域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估的重要工具,《中国海洋发展指数》自2014年起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负责研究、编制和发布工作。至今已连续编制了10年,为政府决策、学术研究和社会公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未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将继续深化海洋经济评估产品研究,为海洋管理部门及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全面、深入和精准的海洋信息服务。